首页 国内资讯 隆回横板桥,唱大戏,菊公总祠聚人气

隆回横板桥,唱大戏,菊公总祠聚人气

醉美隆回西 2023/10/16 15:46:56

横板桥,唱大戏,菊公总祠聚人气

文:萧体清

“横板桥,唱大戏,蛮几蛮几嗡莫气。看见车子我嗡怕,我跟车子打一架,打到一分钱,骑马到苏联”,这是儿时的歌谣,依旧记忆犹新,可见横板桥对于唱大戏是有历史底蕴的。以前横板桥廖氏祠堂与萧氏祠堂就相隔一丘田,逢重要节日,两家祠堂戏声嘹亮,相互促进,彼此升华,当时西洋江畔的戏曲文化成为武冈州东北的文化高地。
八十年代初,罗子团乡两个富裕大地,荷叶塘与太平(现为周庄),都有煤炭经济加持,刘、周两大姓互比志气,把对台戏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荷叶塘、太平看戏,塞满了我儿时记忆。
2023年10月2日,萧一菊总祠竣工庆典在横板桥菊公总祠顺利举行,成为华夏大地的焦点,一度冲上热搜榜前排。
为发扬横板桥地域的戏曲文化,聚集人气,答谢广大为关心与支持总祠建设的父老乡村们,总祠竣工以后连续十多天,总祠每天戏声嘹亮,为湘中大地,西洋江畔增添一抹靓丽色彩与文化底蕴。
为了让戏迷们安心看戏,让一千名左右入戏已深的戏迷们不用舟车劳顿回家吃中饭,祠堂还管中餐。彰显了献戏者的爱心,管理人员的精心。
图片
祠堂的背后,代表着一个家族数百年的辗转迁徙,成长拓荒的历史,每一次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巨型的长卷,那祠堂就是长卷上的一处风景,即装饰了历史,也构成了历史。在祠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族谱,族谱里常有“崇宗祀祖,敦睦族谊”、“教训子孙,各安生理”、“互助族里,扶危济困”等家规族训,这些内容不仅引导子孙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更体现了宗族对子孙提供的支持和依托,正是这种温暖而沉默的力量,才使得千百年来中国人逐渐养成了安土重迁,和睦乡邦的品质。
图片
图片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文化是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是父老乡村乐于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生、末、净、旦、丑你说像谁就是谁。
图片
图片
西洋江畔的戏声惊动了各大媒体,架设“长枪短炮”争相跟踪报道,为申省保迈出坚实的一步。
图片
菊公总祠的戏,引起了相关上级领导与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也在台下已入戏。在思索传播党的政策方针新的传播途径。
祠堂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绵延数千年,里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文化。祠堂不应是旧物,而是历史传统赋予我们的文化信条。让祠堂成为乡村的文化礼堂,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传统重要阵地。
祠堂是家族的根,是社会教育的起点,也是传承家风的基地,对国家和宗族而言,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图片
当你在台上看风景,台下的人早已把你当做风景在看你。
图片
图片
当大戏演出渐入佳境,进入高潮阶段。“打加官”是唱大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会在看戏的观众中甄选一部分乡贤名流,把选中的人员公布在戏台。选中的人对号入座要封红包给唱戏人,这是对唱戏人的褒奖,也是被选中人的极大荣誉!

图片
图片
在“打加官”过程中,廖先生有幸被选中。他做为萧氏的外甥,在给戏组人员封了红包的同时,也给菊公总祠捐献了一千一百元。两个第一名!!!

醉美隆回西,赞3
醉美隆回西,赞4
(近段时间,在横板桥附近,万人空巷,齐聚总祠。“去总祠看戏了么”成了相互见面的口头禅。)

人气旺,宗族盛!戏,演的是总祠建设过程中的波澜壮阔的艰辛历程。戏,演的是萧氏家族对宗族未来发展的憧憬与社会责任。问苍茫大地,菊公后裔,谁主沉浮?谁来担任“这曲大戏”的总导演,值得去思索,去践行。


阅读 93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