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反诈同心,防诈同行,洞口真实案例

反诈同心,防诈同行,洞口真实案例

洞口公安 2024/6/4 10:13:07

今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对于家长来说

让孩子能开开心心过节

是一件幸福开心的事

但在诈骗分子的眼中

又是实施诈骗的好时机

这就需要大小朋友们

炼就一副火眼金睛

警惕防范诈骗骗局

游戏类骗局,谨防!

真实案例一

2月15日,竹篙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孩子用其手机刷视频时被骗38000元。经了解,小言(化名)在家玩手机刷短视频,看到一则扫码进群领红包的广告,因小言还未成年,群主告知其需使用父母账号才能领取红包。在群主的“热心指导”下,小言使用家人的手机下载了云闪付APP,将验证码发给群主进行“验证”,并登录支付宝、微信等,随后手机便弹出了扣费信息,害怕被家人发现的小言连忙删除聊天记录,当晚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报警。

真实案例二

4月24日,肖某(男,13岁,学生)在家使用父亲的手机玩“和平精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诈骗分子向肖某展示其游戏装备和皮肤,且不断诱导肖某游戏充值,游戏结束后在腾讯会议APP语音诱骗肖某充值1592元。直到肖某的父亲发现消费记录,肖某才如实相告,其父亲立即带着肖某前往派出所报警。

图片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的“薅羊毛”心理,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虚假广告,或者以私聊的方式告诉未成年人可以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装备,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的游戏交易网址链接,随后用“未成年违规操作,父母将被抓捕、判刑”等名义恐吓、诱导其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转账,以此实施诈骗。

警惕!拒绝沦为犯罪的“工具人”

真实案例

近日,黄桥派出所接到下发的"两卡"线索,辖区内谢某(蒲某的母亲)的电话卡涉嫌电信诈骗,民辅警立即对此线索展开调查。

经调查,陈某(蒲某的朋友)在“蝙蝠”APP刷到“手机口”兼职广告,每个小时可赚500元钱。蒲某、周某、邱某三人提供电话卡,陈某和肖某则为犯罪分子拨打电话,两小时后五人共获利852元。目前,五名违法行为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图片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少年儿童涉世未深的特点,打着兼职、招聘、实习等幌子,通过网络社交群组、街边小广告等形式以赚钱快、躺平赚钱为诱饵引诱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人群出租、出借、出售自己及家人名下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号和QQ号等账户,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图片

家长们要注意:妥善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透露给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防诈骗常识教育,提高孩子的防骗能力,告知孩子,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账户及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避免孩子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同学们要注意:不要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操作,不告知陌生人自己的支付宝、微信余额,不轻信QQ、微信涉及转账汇款信息,尤其是在网络社交软件中要求转账汇款的,应提高警惕,凡是客服称账号被冻结,要交解冻金、保证金等费用的,都是诈骗!在遇到威胁恐吓的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掉的馅饼是陷阱!


供稿:反诈中心I曾宪富(实习)


阅读 13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