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走进石刻旅游重镇安岳石羊镇

走进石刻旅游重镇安岳石羊镇

资阳日报 2019/12/15 10:47:24

走进石刻旅游重镇安岳石羊镇

  
柳本真十炼行化窟 

  
 紫竹观音 

  
 龙柳村新居

  5月21日,资阳日报社、资阳广播电视台“周边镇乡行”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在安岳县新闻中心的协助下走进第十站安岳县石羊镇。石羊镇距安岳县城44公里,东与安岳顶新乡为邻,南与双龙街乡接壤,西与白塔寺乡、横庙乡相连,北与瑞云乡、护龙镇为界。经过近几年来的加快发展,如今的石羊镇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础条件明显完善、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全力推进等显著特点。

  石羊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市级工业重镇,也是石刻旅游重镇。我们党委、政府将围绕建成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战略,立足毗卢洞、华严洞“两洞”国家级精品石刻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已建成的滨河大道、观音大道和“两洞”,拓展特色小城镇建设,立体多元化发展以花卉、苗圃、康养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加快发展以旅游、商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把石羊镇打造成为以特色石刻文化为中心的川渝旅游核心景区。——石羊镇党委书记倪兵

石刻文化 世人瞩目

  当日上午10点,记者一行驱车从石羊场镇出发,沿着一条水泥公路前行约一公里,来到油坪村塔子山山顶。初夏的塔子山,山峦叠翠,岩石峭立,著名的毗卢洞就座落在这些磊磊秀石之中。

  穿过朱红色大门,一幅雕刻精美、构图严谨、造像生动的柳本尊“十炼修行图”首先映入眼帘,造型各异的石窟造像仿佛在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继续沿着幽静的青石板小道前行,一尊悬坐于那凸露的峭岩石窟之中的紫竹观音十分引人注目。观音高3米,坐在一张弧形荷叶上,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五指自然下垂;看她那一双秀丽的赤脚,左脚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花蕊,右腿弯曲上翘,脚踏莲叶……“紫竹观音因背倚紫竹林而得名。”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毗卢洞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特别是这尊“紫竹观音”,容貌温雅、神态倜傥,有很浓的世俗风味,是全国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曾把她誉为“东方的维纳斯”,成为国内外游客盛赞的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

  千姿百态的石窟造像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的游客。刚从深圳回来的刘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刘先生是石羊人,长期在外经商,但凡回乡,就会走进毗卢洞领略家乡的石刻文化。“不仅环境清幽,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展现安岳石刻的文化底蕴。”刘先生告诉记者,家乡独特的石刻文化深深地吸引着自己,每次只要回到石羊镇,他都会来“拜一拜”这尊紫竹观音。据毗卢洞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吴廷琼介绍,只要是节假日,从各地来此观光休闲的游客日均多达百人次。

  随后,记者一行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驱车驶入观音大道,赶往距石羊场镇6公里外的华严洞。建于箱盖山峭壁的华严洞石窟和毗卢洞石窟造像相同,也是石羊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行至山腰处,从陡峭的石梯步行而上,很快就到达位于山顶的华严洞。“这是国内唯一一处以群雕摩崖石刻造像所展现出的最完整的华严道场。”该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洞窟约700立方米,造像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这些气韵生动的石窟,在中国石窟造像中独树一帜,是北宋石刻艺术精品,也是安岳石刻旅游区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

  “安岳石刻以‘一院三洞’最具盛名,而石羊镇就有毗卢洞、华严洞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名副其实的石刻旅游重镇。”镇长吴伟说,石羊镇将立足两处国家级精品石刻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观音大道、滨河大道做文章,持续整治景区周边环境,探索发展乡村观光旅游新业态,启动毗卢洞危岩整治项目,加快发展以石刻旅游、商贸流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以石刻旅游文化为中心的特色小镇,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精准脱贫巩固提升

  11点30分,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龙柳村9组。

  一路上,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水泥路宽敞整洁,6公里多的路程驾车时间不到20分钟。龙柳村村支书明国建告诉记者,这条水泥路是村民以前从未想过的“奢侈品”,“以往村里仅有一条泥巴机耕路,遇到下雨天,村民出行便困难。而现在,全村建成15公里水泥路,走哪里都方便了,而且道路沿线每隔几十米便有一盏路灯,村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出门难、天黑路不清’的情况发生了。”

  离开9组,记者一行驱车下山。车窗外,一条条产业路纵横交错并连着成片的产业林,四通八达的便民路通向农家新居……

  15分钟后,汽车在一个柠檬园停了下来。分布在田间地头的一株株柠檬树已有半人高,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里是龙柳村13组。2017年,村“两委”以“专合社+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流转220亩土地种植柠檬树,打造村里的致富小康产业园。

  “明年就将实现初挂果,村集体经济就有了直接收益。”明国建高兴地说,在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下,村里正在加速发展:目前已成立2个专合社、1个村集体经济专合社和1个家庭农场,13个村民小组累计发展600余亩柠檬和柑橘类水果以及近百亩水产,基本实现了组组都有特色产业。

  “有了这些经济产业,我们老百姓才能就近务工,大家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目睹村里正在发生的变化,村民刘仕金如是说。

  “紧扣民生急需,聚焦助农增收,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石羊镇副镇长冉霓介绍,镇上坚持锁定脱贫退出目标不动摇,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基础、以培育内生动力为重点、以产业转型发展为核心、以帮助农民脱贫增收为目标,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见效,既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增强了扶贫村发展后劲,又有力推动了脱贫村的传统农业加快向特色优势经济产业转变,呈现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还实施脱贫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可持续富民产业培育,不断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内生动力,确保已脱贫对象稳定增收、长效脱贫。

  目前,全镇龙柳、西坝、石包3个贫困村和296户820名贫困户均已成功脱贫摘帽,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以上;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实现3.1万元、5.15万元、2.4万元,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4.9元、25元、15.25元。

特色产业竞相发展

  下午2点,记者一行驱车赶到梨树村5组。经过前一夜雨水的滋润,这里成片的中药材在阳光的照耀下看起来甚是喜人。

  “去年种植的,涉及白芷、郁金、丹参等8个品种的中药材。”正在查看中药材长势情况的安岳天然中药材种植专合社理事长曾征向记者介绍,眼前的这片近300亩的郁金今年6月底将收获,直销太极集团,预计亩产干药材500斤,产值5000元;30余亩白芷将在今年秋天收获,亩产量在4吨左右,每亩产值约10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从前的梨树村产业落后,仅有个别零星农户种植了如柠檬类的特色经济作物,村民收入低,只能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全村撂荒地约40%。”村支书王贵说,村里引进业主发展中药材产业后,村民撂荒的土地每年获得一笔稳定租金的同时,还有几十人常年在业主的种植基地打工挣钱,仅这个中药材种植专合社,一年支付贫困户的劳务工资就超过80万元。撂荒地变成了“宝地”。

  离开梨树村,记者一行继续前行至石包村1组。在这里,特色产业刚刚起步,就已显露锋芒。村第一书记胡建介绍,2017年村里采取“村集体经济+业主”合作经营的方式,先后种植200余亩砂糖桔和大雅1号等特色水果,预计2022年达到丰产期时,砂糖桔亩产5000-6000斤,产值达2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益将突破1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将大大提高。

  砂糖桔见效时间长,合作社就多措并举促增收。“在树苗生长期间间种蔬菜,今年初种植的50亩花菜畅销安岳、重庆等周边城市,每亩卖了近3000元;50余亩的早熟冬瓜也即将开卖,近70亩晚熟冬瓜将在今年春节期间上市,亩产量预计达10000斤。”村集体经济专合社股东徐德胜说:“一年间种两季蔬菜,不仅能为集体经济增收,还可以增加用工量,为贫困户增收。”

  “原来做一年下来,就只够一家人吃。现在家家户户都是不愁吃不愁穿了。”村民左孝琼高兴地说,她家流转了2亩地给专合社经营,她平时还在专合社打工,收入增多了,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

  吴伟介绍,近年来,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该镇坚持多元发展花卉、苗圃、康养等产业,突出发展蔬菜、柠檬、特色水产、畜牧等产业,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家庭农场6个;新建以梨树、油坪、双柳3个村为核心,以安岳天然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为龙头的天然药材种植园区,其核心区建成面积已达1000余亩,远期计划辐射面积10000亩;以石包村致富小康果树种植专合社为龙头的优质水果种植区和以油坪村金丰满塘水产专合社为龙头的青蛙养殖区已初具规模。“特色产业竞相发展,极大地增强了镇域经济活力”。(来源:资阳日报 本版文图 安岳县新闻中心/肖良 本报记者 黄建伟 陶思懿  秦建华)


阅读 319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