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生于弘治十三年(1499)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汤绍恩的生平事迹,《明史》有传,但很简略。汤绍恩自幼聪明好学,27岁那年,也就是嘉靖五年(1526)考中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36岁的汤绍恩已官至户部郎中。同年,汤绍恩调离京城到地方任职,出任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市)知府。第二年,汤绍恩调任绍兴府知府,历史把绍兴那片土地交到了他的手里。安岳紫竹广场汤绍恩雕像汤绍恩性情宽厚,生活俭朴,具有一个清官、好官必备的素养。日常生活中,他里面穿“疏布(粗布衣服)”,外面穿父亲遗留给他的旧袍。他要是穿越到现在,估计很多场合都不得让他进去。 在为政上,汤绍恩有很好的大局意识,不钻牛角尖,也不以自己清廉而到处炫耀。汤绍恩做人低调,做事高调,他“修学宫、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一个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但以上这些,都不是汤绍恩被绍兴人记住的原因。他留给绍兴最大的财富,是修建了古代最大水闸工程——绍兴三江闸水利工程。
在修筑保护水闸的新塘(水闸的配套工程,目的是稳固海堤,保护水闸安全)时,由于海浪汹涌,施工非常困难,新筑的海堤多次被冲溃。汤绍恩寝食难安。他写了一篇给海神的文章,拿在手里,脱下衣服,躺在新筑的海堤上祈祷说:“如果大堤再次溃掉,我愿意与大堤一起归于大海。” 汤绍恩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感动了海神。很快,此前还波涛汹涌的大海,风平浪静了。工人们赶紧动手,大家一股作气,终于把新塘建成了。这些民间传说,当然未必是真的,但足以表明汤绍恩当时带领当地人修建三江闸的艰辛过程。三江闸文保碑于1963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9个月后,一座宏伟的水闸出现在了三江口。水闸全长50丈、宽3丈,共有28个孔,闸门高1丈6尺到2丈多。因闸门为28个孔,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上28个星宿的意思,又被称为应宿闸、三江应宿闸。 民国期间对三江闸的测量表明,三江闸闸长103.15米,闸面宽9.15米,闸面高程6.63米,闸底岩基高程1.10-2.92米。28个孔净孔宽62.74米。闸内建有泾溇、撞塘、平水3个内闸,以备大闸被冲溃时的“预备御”;闸外,修筑400多丈的石堤,以扼制潮水的冲击。又刻水则石(相当于现在的水标尺)在闸边,用来根据水势潮情,启闭闸门。安岳县汤绍恩墓地嘉 靖 十 七 年(1538),汤绍恩又主持打通古鉴湖东塘、南塘以及通塞的堰、闸,东西连亘百里,水面宽阔,既有利于蓄水,又便于船只交通。至此,经过汤绍恩的努力,绍兴形成了河湖密布、土地平整、灌溉方便、旱涝不虞的三江水系。三江闸修好后,绍兴变成了鱼米之乡。当地人为汤绍恩编写了一首民谣:“泰山巅,高于天,长江水,清见底。功名如山水,万古留青史。” 万历年间修理三江闸后,文学家徐渭在闸桥上撰联:“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炼石补星辰,两月新功当万历,于汤有光。”把汤绍恩修建三江闸比作大禹治水。不仅如此,从万历年间起,当地人就在绍兴府城的开元寺和三江闸旁边修建了汤公祠、汤太守庙。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当地官绅上书,请求表彰汤绍恩的治水功绩。康熙帝亲临绍兴视察后,敕赐汤绍恩为灵济侯,御笔为汤公祠题写匾额:“钦定灵济”。雍正三年(1725),又敕封汤绍恩为宁江伯。